ybvip体育app官网登录

ybvip体育app官网登录: 教学简报

/ 根目录 首页 / 教学简报

ybvip体育app官网登录:ybvip体育app官网登录本科教学工作简报 第13期

日期: 2022-05-22 编辑:教务处 访问量:


本科教学工作简报

  2022年第13

教务处                                         2022522

 

 


凝心聚力 扬帆起航

—第13周线下本科教学情况汇总

本周课程3321门次,其中线下授课3137门次,占总课程比例97.4%。2019491门次线下课程(线上课程49门次),20201662门次(线上课程23门次),20211168门次(线上课程12门次)。学生学习人次数179262,其中2019级线下授课占本周应上课的比例93%、2020级线下授课占本周应上课的比例97%、2021级线下授课占本周应上课的比例98%(未实施线下授课的主要是实习未返校学生、因病休学、请假学生和因隔离在家的部分教师以及混合式课程线上教学阶段的情况)。

本周,我校各学院已全面恢复线下授课。为保证全体学生及时参与课程,大多数教师选择“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开辟了线上和线下两种参与课堂的渠道;个别无法开展线下教学的教师依然依托线上平台,保证课程教学进度不延后。从上课效果看,参与线下课堂的学生表示能够迅速适应课堂节奏;依托线上平台听讲的同学表示运行顺畅,音画清晰。

总体来说,我校恢复线下教学首周教学工作开展顺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全面恢复学生线下上课创造了良好的过渡期,使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学校召开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启动协调会

519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湖校区召开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启动协调会,副校长张茂聪主持会议并讲话。学校教务处等17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张茂聪强调,教育部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整体提升师范院:褪Ψ蹲ㄒ蛋煅,切实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张茂聪就高质量完成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建立协同机制,明确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抓好落实;二是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尽快理清思路,根据牵头高校的统一要求做好工作方案,确保协同提质计划高质量实施;三是加强与重点支持薄弱院校调研交流,明确对方学校亟需加强支持的项目,结合我校优势力量,优化协同提质计划的实施方案;四是规范工作程序,成立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专门工作机构,统筹各项工作的落实,尽快形成我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工作方案。

会上,各单位负责同志就协同提质计划的实施路径,围绕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学校规划与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

近日,教育部发布《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名单及组团安排的通知》,我校成功入选全国30所参与帮扶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校将与西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组团,对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河西学院、长江师范学院进行帮扶。


学校组织开展2021-2022学年本科生成长评价

调查工作

为贯彻落实推进山东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实行管办评分离,构建高等教育现代治理体系,学校从2019年开始引进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围绕“本科生成长”“应届毕业生跟踪”“毕业生中期发展”三方面开展教育评价。本周,学校组织开展了2021-2022学年本科生成长评价调查工作。

本次评价调查主要围绕入学教育,适应性问题,专业认知与职业成熟度,德育、能力与职业素养,学习行为与教学培养,改进反馈等问题进行评价与满意度调查。同时,问卷评价新增毕业论文指导、职业规划教育指导、课外活动指导、思政课程满意度等相关评价指标。本科生成长评价调查利用麦可思教育评价系统,参与答题评价的对象为全校本科生,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以学号登录进行答题评价,评价时间为520日至63日。

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价是学校强化现代大学内涵建设,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保障体系,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多数高校都已开展第三方教育评价,我校教育评价由学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处联合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开展。


以劳创美,以美育心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劳育、美育实践教育活动

耕地、播种、浇水,一株株向日葵幼苗正蓬勃向阳发芽。为切实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和美育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劳动能力和审美能力,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在全院范围开展以“乘五月春风,赢‘楼’之美丽”为主题的劳育、美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从5月初开始,组织学院师生在长清湖校区博物楼周围组种植象征忠诚、守护的向日葵。活动吸引了2000余名师生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

活动现。ι欠止ず献,先将土地耕出一垄,去除土中填埋的石块和杂物,将向日葵种子有规律地播撒在土中,再覆盖2-3厘米的土壤,最后浇水。田野间,大家共同劳动,有条不紊。活动从5月初开始组织筹划,经过勘查和测量,为各班划分种植区域,仅用10天时间,就全部完成了种植计划,未来将形成一片向日葵花海,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次组织学生种植向日葵不仅可以美化学院实验楼周围环境,为校园绿化贡献一份力量,让同学亲身体会到培养一株生命的过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师静介绍,“从耕地开始,然后将种子播种下地,最后浇水,同学们不仅能获得劳动带来的乐趣,更能从中体会到生命成长的不易,这也是学院开展劳育、美育教育的一个环节。”

“种向日葵的这次经历非常难得。”手握铁锹的王拙同学说到,“感谢学院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们能够为学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我们对生命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是应该走到大自然里去,经历一株植株的成长,感受生命蓬勃向上的朝气。我们年轻人也会像这些向日葵一样,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将青春和热情绽放在祖国的大地上。”

劳育、美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学院将持续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和美育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劳”“艺”结合多种形式,加强“以劳创美,以美育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为学院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教育学部与教务处联合举办课程思政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1619:00,教育学部联合教务处举办了课程思政研讨会,邀请山东财经大学王璟珉教授做了“育才于育人,寓教于乐思”报告。教务处处长张宗斌教授、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陈正、课程思政工作室全体成员及教育学部部分教师以及来自鲁东大学、临沂大学、聊城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议由教育学部副部长路书红教授主持。

首先,教务处处长张宗斌介绍了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他指出,目前学校成立了25个课程思政工作室,以此作为支点广泛开展各类课程思政主题活动,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做法。接着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陈正致欢迎辞。

王璟珉报告主要从课程思政之问、课程思政之见及课程思政之探三个方面展开。王教授认为,教师要首先上好自己的专业课,要有学术思想、认知态度、文化素养及行为理念,要呈现冷静且全面系统性的观察,从而用新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王璟珉指出,课程思政首先是强调教师专业素养和个人修为的提升,用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来启发和教育学生;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上不仅仅强调课程的工具性、手段性、方法性,还要侧重方法论、认识论,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谁然,在知识体系构建中实现积极正向价值观的引导。还要侧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知识与思想的统一,理解与反思的统一。

会后,众多老师围绕课程思政的专业性特点和系统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此次研讨会是教育学部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后面还会有系列课程思政研讨活动,以普遍推动老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的提升。


心理学院举办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报告会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日,心理学院召开了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报告会,特邀两位主持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专家为教师们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会议由心理学院副院长司继伟主持,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学院教师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的许昭教授作了题为《《运动心理学》浸润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报告。她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具体体现为:探索立体化路径,聚合育人资源;整合知识模块,思政一体化融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保障品德养成;全方位参与,打造浸润式课程思政;将思政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来自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蔡燕副教授作了《发挥教育的心理效应,探索课程思政育人之道——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蔡燕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经验:结合本土,凝练思想;关注热点,身边例子;善用媒体,导入情境;角色扮演,创意练习;考虑需求,关注偏好。蔡燕还特别提出要建立彼此认同的师生情感,关切学生个人发展,培育积极的学业情绪。

在报告会的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其中,王大伟和朱朝霞认为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具有时效性、权威性和实践性的案例,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情绪和职业生涯发展,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值得教师们借鉴。

本次报告会的成功召开有力提高了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程建设的方向和途径。


新闻与传媒学院开展线上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

为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为配合好学校疫情防控形式下的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新闻与传媒学院积极组织各系,在线上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各位教师就课程思政的认识、贯彻与落实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新闻系老师们认为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成长的‘易感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会环境下,提升媒体素养是新传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播电视编导系老师们认为“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即正能量,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职业素养、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等。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力求做到润物无声,不应生搬硬套。

数媒系老师们认为要在教学中自然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针对理科课程较难突出思政要素的问题,有教师认为,可以联系我国科技应用前沿,适时介绍我国相关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其他教师也做了经验和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发言,如通过强化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务实、严谨的态度或者积极参与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等。

新闻与传媒学院此次开展的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活动,使与会教师们深刻领会到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性,有助于进一步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将之深度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层面。加强课堂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址:

审 核 人: 张宗斌

本期编辑:巨安升 

    话:0531-86182282





ybvip体育app官网登录(上海)工程有限公司